top of page

滑板文化


時常在學校路上,看見越來越多人使用滑板來當作他們的代步工具,體積不大不但攜帶方便,速度也相當快,那這塊小小的板子到底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讓我們來做個簡單的介紹吧!

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滑板為極限運動的一種,但其實滑板可以說是極限運動中的鼻祖,許多的極限運動都是由滑板衍伸而來的呢!而要提到滑板,那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衝浪。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末的美國西海岸,人們使用木頭或是輕木製成衝浪板,在岸邊尋找樂趣,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玻璃纖維取代了木製的衝浪板,這種新型的衝浪板因為機動性和耐用性高,讓衝浪運動在五十年代末大大的流行。

由於這種海上運動受到氣候和地理條件的限制,慢慢的,開始有人想在陸地模擬這項運動。居民們很快地利用木板製造出了第一塊滑板—塊木板加上鐵製的輪子。這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但是許多問題漸漸浮現出來,如板子太笨重、轉向機構不靈敏、輪子太滑等,因此在當時並未造成普及。

第二代的滑板誕生於1962年,改良了板子大小及輪子材質等,這種滑板雖然仍不理想,也還有許多缺點,但與第一代相比,在技術上已有相當大的進步,也十分受到滑手們的歡迎。到了1973年,一位名叫弗蘭克˙納斯沃西的愛好者第一次嘗試把聚氨酯的輪子裝在他的滑板上,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輪子不僅耐磨,且可以相當安全的急轉彎,第三代滑板就這樣形成了,而這種輪子稱作Cadillac。

第三代滑板在七十年代飛速發展,無數個小型滑板公司不斷建立,聚氨酯輪子也被不斷改進,以追求更高的性能。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滑板運動本身的發展和滑手們技術的提升,以及為了適應U型池雙向滑行的需要,一種形狀與第三代滑板完全不同,兩頭翹起、形狀對稱的第四代滑板出現了,這種滑板重量更輕且因重量平衡更適合做各種翻轉動作,也就是現今所看到的滑板。

關於場地的部分,由於滑板是由衝浪衍生而來,這個時期的滑板多半帶有衝浪的影子,滑手們一開始建造的地形均在模擬衝浪地形,直到他們意識到滑板比衝浪阻力小,重量更輕,可以建立更適合滑板的地形以表現更大的速度、機動性及自我表現力,因此發展出了U型池。

這時,滑板已經和衝浪運動完全分離出來,並開始形成屬於自己的語言、技巧、服飾和音樂愛好,形成新興的滑板次文化。隨著滑板運動的蓬勃發展,滑手們愈來愈注重高技術的表演,因此產生了像Tony Hawk、Steven Caballero等知名滑手。寬鬆、泥土感重的衣服、懷舊球鞋也成為了世界潮流,相關音樂如punk、hip-hop也達到了鼎盛,從此,滑板不再是少數族群接觸的運動,而是風靡全球的獨特文化。

現在滑板運動已發展出數個鞋類、服飾的專門品牌,甚至還有世界滑板日!

這個節日是由IAS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kateboard Companies)所發起的,於6月21日,是屬於全世界滑手的滑板日。這天是美國學生放暑假的第一天所以大家會在放假的第一天都盡情滑滑板,這也是當初選擇這個日子的初衷,希望這個運動能得到更廣泛的支持,人們也能更了解並接納這項運動。

對於那些有興趣但不敢接觸的朋友,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滑板更加吸引你了呢?勇敢的去嘗試吧!相信你會在其中找到很大的樂趣,還能提升自己的魅力,拓展人際關係!在這之後,我們還會介紹噴漆、DJ等不同文化,請一樣要記得定我們的粉絲專業哦!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